close


今年元宵節,麻豆娘家下午剛好有熱鬧的陣頭要小小遶境

所以下午趕快讓泫大爺補眠好這樣子晚上才可以一起看熱鬧

 

但這小子不知道為什麼精神特別好,在我家門口吹吹風也玩的很高興










這是二阿姨買的大熊帽子,但是現在戴太熱了


麻豆迎暗藝活動,俗稱十八媱,是清領、日治時代的南瀛元宵節慶活動中,唯一能與鹽水蜂炮比美爭輝的民藝盛會。

台南縣麻豆鎮18媱暗藝活動熱鬧滾滾,與會各陣頭使出渾身解數在麻豆市區拚場,
數千名群眾將麻豆鬧區擠得水洩不通,各陣頭欲罷不能


麻豆的迎暗藝堪稱是年度民藝大會串,搖擺於街頭的文武陣頭琳琅繽紛,
有蜈蚣陣、紡車輪、棹仔藝、七鶴、踩高蹺、牛犁歌、車鼓陣、十二婆姐、舞龍、南管、北管等,
而圍觀者更是蜂擁蔚為盛況。



這項在地色彩濃厚的民俗藝陣,今年由麻豆鎮公所領軍,邀請鎮代會、麻豆代天府
、護濟宮、北極殿 等寺廟與會,
安排
2場定點陣頭大車拚表演、民俗舞台秀;還有聯合踩街大遊行、健行保健康、鐵馬行、傳統藝術美食大街等。


不知道為什麼,泫老娘就是喜歡看這些遶境的廟會( ̄︶ ̄)↗




共有
60多個陣頭、民俗藝陣參與,也是歷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。


我家泫大爺正在吃從千里眼順風耳的大型人偶神像拿回來的餅乾


巨龍陣頭出巡,隊伍綿延數百公尺,更讓觀賞民眾看得過癮。



頭的嘴巴還會噴出像香香的花露水ㄛ

晚間踩街大遊行,隊伍從麻豆新生北路農會大樓前出發,
從鬧區的中山路、興中路,傳統頂街、下街陣頭秀出一身好本領
沿途音樂節奏聲伴隨著閃爍的燈光變化,許多鄉親在馬路旁體驗地方一年一度嘉年華會,「鬧元宵」氣氛達到最高點。


 

七爺  八爺


今年知道大概有60多個陣頭(尤其有「戰鼓」),他們的藝陣真的很多元,也很精緻!
不但有相當濃厚的廟會氣氛,更是一場難得的嘉年華會。



蜈蚣鼓  全部都是女生在打鼓 很特別的隊伍

車子會開像蛇形一般的遶境






台灣民間相信「十二婆姐」不但可治婦女百病,
還分別職司幼兒食、衣、住、行、驚嚇、病痛和夜哭等問題,又稱「婆姐」,是生育之神,
一般是在註生娘娘的兩側陪祀;因此,十二婆姐藝陣具有保宅安產、收驚護嬰、驅煞等作用。
所以十二婆姐出巡時,如有小孩身體欠安,父母都會提攜幼兒到陣頭路過之處,
讓婆姐輕摸其頭部,以求平安、健康,頗有神奇之效,因此十二婆姐藝陣是非常受歡迎的,人稱護兒神。



    八 家將


   神轎



  高蹺陣



  鼓陣





頑皮的  電音三太子



許多小朋友會圍繞再電音三太子旁邊一起共舞





剛好電音三太子的隊伍停在我家門口
所以就過來抱起泫大爺,但是泫大爺好像ㄟ驚吧不賞臉一直哭







  官將首


官將首  一種既嚴肅且震撼與神秘的表演,它包含宗教意義及表演張力。

官將首通常由37位成員演出,所代表為陰間捕頭




鎮內多個團體、藝陣,傍晚起以踩街遊行嘉年華方式,繞行市區主要道路,
入夜還有精彩歌舞表演,沿街敲鑼打鼓聲,讓車水馬龍街頭,更為熱鬧。





神像前面的胸口會吊著小餅乾,小朋友可以過去要來吃保平安


入夜後熱鬧的接頭拚場正式展開;包括蜈蚣陣、紡車輪、七鶴、踩高蹺、牛犁歌、
12婆姐、舞龍、舞獅南北管音樂等20個陣頭,繞經麻豆各主要街道,沿途吸引不少居民駐足圍觀。
小朋友看到鑼鼓聲此起彼落,不時拍手,連大人也為熱鬧景況所吸引。







我老媽衝去前面抱著我家泫大爺想乾麻…….



    原來是要鑽轎底保平安


看到前面有人跪下來,後面的人也都自動自發的跪好排成一字隊伍








八家將先過 然後再換神轎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各位冰友,如果喜歡這篇文章,別忘了順手按一下推推唷!

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嘉苓。 的頭像
    嘉苓。

    隨意寫生活

    嘉苓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